19
2020-09
没有好环境谈何好大米
  根据日本学者伊藤研究,当水体中含有0.1微克/升时,90%左右的镉会被水稻土壤所吸附,开始积累重金属。通常情况下一亩地种一季稻需要1500吨水,河水中的镉浓度为0.05-0.1微克/升,如果以标准0.01毫克/升的标准计算,每亩地每季计入的镉可达15克,以每亩土壤150吨计算,理论上可以使得土壤镉浓度上升至0.1毫克/公斤。  此外,水作不同于旱作,水稻生长需要一个平整的田面并覆盖水层,以形成淹水环境,由于重金属主要吸附在土壤中极细的黏粒部分,田块在整平和灌水过程中,极细部分形成泥浆积累于表层,导致整地后播种前稻田土壤表面3厘米中的重镉含量会高于其下土层一倍或者以上,因此污染的稻田此时就对水稻的重金属吸收埋下了“隐患”。  当外源镉遇到酸化的土壤  中国的农田有数千年的耕作历史,近千年来,先民们不断施用塘泥、动物性肥料、绿肥进行轮作,虽然每年为了培肥外加的物质不少,但在工业污染之前,这些物质含有害重金属极少,土壤越来越肥沃,土壤却越来越安全。在“六五”期间调查4095个土壤点,中国土壤的镉很低,仅仅0.097毫克/千克。  但随着矿山的大量开采、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金属冶炼工业的极速发展,而环保措施并没有同步控制有害重金属向环境的排放,导致数十年间重金属大量进入土壤中。  与之相应,在这个时期,大量化肥的施用让土壤酸化,本来重金属进入土壤会不断被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等不断固定而“老化”,但在酸性条件下,这个老化过程变慢或不存在了,重金属的活性一直很高,这为水稻吸收镉,以及镉大米的形成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此外,大量化肥的施用,使得土壤因缺乏高分子有机质而降低了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土壤的板结,根系难以向下生长,根系几乎生长在土壤表层。  研究表明当表层土中镉浓度为5毫克/千克时,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则为0.264毫克/千克,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0.2毫克/千克);表层土壤未污染时,即使当深层土壤镉浓度为10毫克/千克时,水稻籽粒中镉含量也仅为0.032毫克/千克,低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  
19
2020-09
天天吃米,你吃到大米的精华吗?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很多人几乎每天都会吃大米,市面上的大米品种繁多,百分之九十以上为精制米(也叫精米)。市民每天吃的大米主要就是精制米,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精制米虽是“精”制而成,却不是大米的精华所在。  “精米细面”营养不全  精米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稻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还有非常珍贵的“谷胱甘肽”等营养素(存在于米皮和胚芽中),却在加工精制过程中被碾掉,因此说“精制米”营养不全。很多营养学家提倡吃粗米、吃杂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长期食用营养不全的精米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一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进而产生更多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完全消耗掉,剩余的热量有可能会成为“三高”疾病的诱因;二是会导致维生素B族的缺乏,很多人会认为吃水果和蔬菜一样可以补充维生素B,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而不是维生素B。补充维生素B的较佳食物来源是稻米中的胚芽和小麦中的麸皮。  糙米营养全面,口感不佳  为什么精米的营养不全面,糙米营养丰富,大家还是会选择吃精米呢?原因就出在口感上,糙米具有难煮、难吃、难消化的特点,因此不能被一些消费者接受,而精米比糙米好吃易消化,所以很多消费者单纯追求好吃,口感不好的米不会选择食用。  留胚米留住营养,兼顾口感  留胚米是经过特殊加工工艺保留了稻米胚芽的新一代营养米,胚芽是大米的“精华部分”,在大米中的重量约占3%,但是营养成分却超过50%以上,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胚米不仅保留了大米的营养成分,还兼有精米的口感,大米中的胚芽消费者用眼睛都可以看见,因此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19
2020-09
绿色大米与有机大米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档大米主要分为绿色、有机两类,绿色、有机大米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大米的价格。那么什么是绿色、有机大米,两者又有何区别,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呢?在此,我们特找到了有关绿色、有机大米的小知识供消费者参考。  一、概念  绿色大米: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大米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大米。  有机大米: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大米。  二、区别  绿色大米是从普通大米向有机大米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绿色大米分A级和AA级:A级绿色大米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AA级绿色大米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简单的讲,A级绿色大米可以在种植水稻时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而AA级则禁止使用;有机大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是较高标准的大米。
19
2020-09
不同的人群如何健康吃米
  米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米有不同的营养功效,不同的人群对米也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常吃米的我们来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米才更健康。那么,怎样根据不同的人群差别,选择相应的大米呢?下面赛亚米业为大家支招:  老人:白米中加点糙米  白米虽可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但是糙米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粗纤维含量比白米要高得多,有助于胃肠蠕动,可以缓解胃痛、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糙米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蒸白米饭时不妨加点糙米。  儿童:每天一碗小米粥  小米含有其他粗粮中没有的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有利于加强儿童的消化功能。小米中的营养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儿童食用。小米最常见的做法是熬粥,还可搭配些其他食材,如南瓜、山药、红薯、百合等,做成不同风味的粥,小孩子爱喝,而且更有营养。  中青年男性:多吃黑米补肾  黑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补肝明目的功效。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常吃可以保护心血管,特别是对一些肾虚的人群来说很不错,可以煮饭,或者熬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中青年女性:薏米养颜,糯米温补《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薏米富含的维E、B族维生素有淡斑美白的养颜功效。但是薏米性微凉,脾胃虚寒、四肢怕冷的人应少食。糯米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它能够缓解女性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  俗话说得好:“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只要有意识地去吃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粮,就有可能会带来很好的保健效果。
19
2020-09
我国进口大米来源国争夺战打响
  2017年我国大米贸易出现较大变化趋势,进口国家增多,美国开始加入对中国出口大米的阵列中,对于我国大米市场而言,进口来源国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  上半年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来源国增加  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6月份我国进口大米30.66万吨,同比增加8.63万吨,增幅39.17%;1-6月累计进口大米212.22万吨,同比增加12.92万吨,增幅6.48%。6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5.16万吨,同比增加13.28万吨,增幅高达706.38%;1-6月累计出口大米57.03万吨,同比增加44.37万吨,增幅349.10%。从数据来看,大米进口和出口出现双向增长势头,但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但是整体来看,我国还是属于大米净进口国家,也是国际大米市场主要出口国相互间竞争的对象。  从进口来源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大米进口主要来自于越南、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2017年前6个月的进口量统计计算,这六个国家的进口量占据我国大米进口总量的99.83%。其中越南是我国头号大米进口来源国,占比高达55.71%,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国家的进口量。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都是中国进口大米来源国,不过这几个国家的进口量相对偏低。7月20日我国商务部和美国农业部同步发布消息称,在中美双方谈判十多年后,美国首次获准对中国出口大米,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大米的草案已经敲定。至此中国进口来源国再添一员,由于我国进口大米受关税配额的限制,预计后期进口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受美国向中国出口大米消息的提振,20日CBOT稻米期货9月合约价格上涨1.5%,达到每12.04美元/英担。  进口大米配额量保持稳定  大米作为一种大宗粮食商品,无论进口数量还是进口金额都相当可观。2017年1-6月我国通过海关渠道进口大米212.22万吨,进口金额高达9.67亿美元,平均进口成本455.71美元/吨。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对华粮食贸易国都希望能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出于对本国农产品市场的保护,我国对大米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其中最惠国税率配额内为1%,配额外的为65%。从2005年开始,我国大米进口配额一直维持在532万吨/年的水平(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这个配额量十几年来均未进行调整。十几年来我国大米进口量稳中上涨,截止到2016年,我国通过海关渠道大米进口量最高达到353.46万吨的水平,但仍在配额管控范围内,520万吨的进口上限仍需严格遵守。
19
2020-09
教你了解优质大米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的东西。可是,市场上那么多的大米品牌、大米品种,究竟买哪种好呢?下面教你六招,选好健康优质米。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好。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籼(粳)米比早籼(粳)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  5、看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的也是陈米。  6、看标签。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还应注意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如包装上是否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
19
2020-09
掌握淘米技巧 保证营养价值
  掌握淘米小技巧保证大米的营养价值。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那么做米饭的步就是洗干净,但是应该如何科学的淘米呢?还有就是江湖传的关于淘米水可以美容养颜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过分洗米反而容易洗掉大米中的营养物质。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淘米方法。  做饭前要先淘米这一步骤怕是已经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真理"了,但是“真理"有时候并非全部都正确。日前,洗米纯粹是心理安慰,过分洗米容易洗去大米中的营养物质。  洗米切忌搓洗  米面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若大米在水中浸泡过久再继续搓洗,很容易流失大米中的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B1过多,很容易出现脚气病。  因此在洗米的时候不要将米泡一段时间再洗,同时清洗时简单淘洗即可,不要用手搓洗。搓洗的手法容易加剧大米营养物质的流失,并且容易把手上的细菌带至大米上。一般情况下,淘洗两次,水面上方没有明显漂浮物就差不多了。  但是目前大米的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因此蒋教授建议,做饭前还是简单清洗一下大米。重点的还是要挑选质量上乘的优质大米。  淘米水不要用来洗脸  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是很多女性从祖辈中了解到的美容秘笈。的确,淘米水中溶解了一些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养分,可以分解脸上的油污,淡化色素和防止出现脂肪粒等。长期坚持用淘米水洗脸、洗手,会使皮肤变得光滑。但是目前大米的添加成分复杂,淘米水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对于皮肤容易敏感泛红的女性,尽量不要用淘米水洗脸,以免出现皮肤过敏的想象。
19
2020-09
大米越白越有营养?警惕三大误区
  误区一精米白面质量营养好  经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说:这些米真白啊,质量真好。粮食安全专家说,这是典型的想当然,也是一个很流行的认识误区。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部分构成。糙米是指脱去谷壳,保留其他各部分的制品;精制大米,俗称精米,是指仅保留胚乳,而将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由于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部分都集中在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即通常所说的糠层)中,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精制大米。一般来说,糙米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加工精度越高,大米越白,营养越差。白面同样如此。面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若颜色纯白或灰白,有可能是过量使用了增白剂。  误区二大米一霉就不能吃了  很多人觉得,米发霉了就是坏了,只有扔掉。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  专家介绍说,一般家庭,每天要淘米烧饭,所以就算大米霉变,也会在早期就发现。大米霉变早期的现象,主要体现则色泽和气味等方面。,可闻到一种异味,而不是米香味,这是发热霉变的先兆;其次,大米的硬度会下降,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其硬度就会下降,叫“身骨发软"散落性低,手握可以成团;第三,由于米粒表面水气凝聚,所以米粒色泽会显得鲜明。另外,因为米粒潮湿,沾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显得毛糙、不光洁,同时,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此侵蚀,使得胚部会变色,俗称“起眼";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称为“起筋"。一般来说,大米“起眼"或“起筋",就已经转入发热霉变的第二阶段,这时必须摊凉和通风,及时处理,以防继续变质。专家说,在大米早期发热霉变过程中,如及时处理,淘洗干净,不影响食用。  误区三本地米都比外地米好  人普遍有“本地情结",大米也喜欢吃本地米,而且不少人认为本地米质量吃口比外地米好。  专家认为,大米是有好坏,但以本地米和外地米来分好坏,其实很不科学。决定大米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稻米品种、种植环境、种植方法、加工方法、后期储运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农民在品种选择上,可能会选择苏州人更喜欢的软糯品种,但这并不能证明本地米就比外地米好。另外,外地米的概念涵盖的地域也太广,比如东北米,苏北米,安徽米,再加上小环境不同,种植技术高下,所以很难以地域来划分哪里的米更好。不过一般认为,东北米普遍质量较高。  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对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等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19
2020-09
了解大米分类
  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粳米由粳性非糯性型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粳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两种。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糯米由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各部分构成。糙米是指脱去谷壳,保留其它各部分的制品;精制大米(即通常所说的大米)是指仅保留胚乳,而将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  由于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部分都集中在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即通常所说的糖层)中,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精制大米。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糙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并被视为"文明病"的克星,一股食用糙米热潮正在逐步形成。  勿淘米  勿淘米是应用现代高科技专利精确碾制技术与仿生休眠保鲜包装技术获得的发明专利产品,全称为留存胚与糊粉层的勿淘米。其将没有食用价值或价值不大,却可能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三层保护组织全部去尽,而将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作用的胚芽与糊粉层部分较大限度的留存,在洁净状态下规范生产,并采用仿生技术进行休眠保鲜抗菌包装,食用时为保全营养不可以淘洗。其出成品率较免洗胚芽米提高约8%,生产成本每吨将降低达600多元,其单位重量较糙米更有营养,开封信用较稻谷现场磨米更鲜香。具备现代主食时尚--“鲜”、“绿”、“净”、“便”、“全”、“香”、“廉”七大特点,即新鲜、绿色无污染、纯净无杂质、食用方便、营养全面、口感新香、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其他同类产品中极高的性价比。  食用品质  大米的食用品质是指大米在熟制过程中和食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如色泽、滋味、软硬等。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类型、加工工艺新陈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凝度等。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在18%~25%之间,煮熟后粘性低,吸水性强,出饭率高,米饭颗分明食用品质较差;粳米直链淀粉在19%~18%之间,煮熟后粘性较大,吸水性中等,出饭率低,口感好,食用品质较佳。
19
2020-09
大米鉴别知识
  陈粮和陈化粮,黄粒米和黄曲霉毒素B1,前者只有一字之差,后者只有一字相同。连日来,这几个名词又紧紧扣住了本已紧绷的食品安全问题。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唐瑞明从标准的视点表明了他的基本看法:判定陈化粮、毒大米的重要依据是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大米标准和粮食卫生标准。国家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周光俊认为,大米中有陈米味儿或糠粉味儿,属正常气味,不能认为是不合格大米,更不能被简单地判定为毒大米。  据两位专家介绍,仓里的稻谷,因为谷壳中含有糠醛类的挥发物,在封闭的条件下,即使轻微挥发,也会有陈米味和米糠味。经验比较丰富的人通常通过霉味、酸味、哈喇味来判定粮食是否可以食用,进一步的判定还要检测卫生指标。稻谷收获期间,如遇高温多雨未能及时脱粒干燥,很容易变黄,加工的大米常带有黄粒米,严重时可使整批大米带有黄色。稻谷储存时间过长或保管不善,会杂有黄粒米或使整批大米呈现黄色。国家标准规定的黄粒米的指标是小于等于2%,只要符合这个要求,就可以食用。  周光俊解释道,黄粒米与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大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黄粒米不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名词,“黄粒米就是黄曲霉毒素”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通常所说的黄曲霉毒素是指黄曲霉毒素B1,它是由黄曲霉菌等霉菌的有毒菌株,在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肝毒性代谢产物,对人、畜有急性毒作用和诱发癌症的作用。国家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允许量为每公斤不得超过10微克,相当于一亿分之一。大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即使储存较长时间,含有黄粒米的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几率仍很低,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几率更低。但是,粮食处于高温30摄氏度和80%空气湿度的环境中,就容易发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B1。  唐瑞明介绍了陈粮和陈化粮的区别。通常把当年收获的粮食叫做新粮,把储存一年以上的粮食叫做陈粮。陈粮除风味、口感有所下降外,其他品质指标与新粮差不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如果储存品质指标尚未达到陈化标准的,仍视为正常粮食。有些耐储粮种的陈粮品质比新粮更好,比如说储存2~3年的陈小麦,经过后熟作用其品质指标远远优于新小麦。因此,陈粮加工的成品粮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粮食陈化是一种自然现象,粮食陈化现象表现在食用品质和使用品质下降,严重陈化时食味明显变差,酸度明显增加。粮食是否能供人吃或作饲料,是以卫生标准来判定的。国家规定陈化粮在没达到不能食用的程度之前,即转移到制造酒精、饲料等非直接食用的用途方面,而不是因为陈化粮是有毒有害的粮食。即使是陈化粮,也不能等同于有毒米。把陈化粮说成是有毒粮食,是对标准的误解,把陈化粮说成是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有毒粮食,更没有科学依据。

广东金良稻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